北京時間3月6日,趣頭條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及全年未審計財報。趣頭條第四季度營收13.3億元,同比增長426.1%,超過此前業績指引的高端12.5億元。2018年全年營收30.2億元,同比增長484.5%。
用戶數據方面,第四季度平均MAU達到9380萬,同比增長286.0%,2018年凈增6950萬;DAU達到3090萬,同比增長224.2%,2018年凈增2140萬。
此外,趣頭條首次披露了其網絡文學產品「米讀小說」的業績,該產品于2018年5月正式上線,截至2018年12月底,DAU突破500萬,排名網文閱讀行業第三。
據了解,米讀在幾乎沒有來自趣頭條APP導量,主要靠自身獲客的情況下,在近半年時間內獲取了4000萬新增激活用戶,且其成長速度已超越此前的趣頭條。
米讀DAU突破200萬用了154天,趣頭條是180天。歷經半年時間,米讀的DAU已超過500萬,僅次于QQ閱讀和掌閱。
由此可見,米讀的快速成長,不僅意味著趣頭條產品矩陣下新增了一名成員,更是體現了趣頭條團隊的持續創新能力,趣頭條以游戲化的積分運營機制切入資訊市場,培養用戶閱讀習慣,而米讀又用免費模式打破了行業長期以付費模式主導的發展格局。
這一邏輯如同互聯網領域的部分頭部企業,基于團隊的創新基因,在整個互聯網內容消費生態下,能不斷找到行之有效的切入方式推出新品。
趣頭條誕生之初從下沉市場切入,憑借人口流量紅利及其獨特的運營模式迅速崛起,并一度與拼多多、快手并稱為“下沉市場三巨頭”。
然而互聯網競爭并非涇渭分明,各平臺對市場的搶占領域必將互相滲透,以趣頭條、拼多多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都需在穩固下沉市場大本營優勢的同時,持續向上縱向滲透,同時橫向發展更多新產品。趣頭條在去年末也曾明確表示,未來將駛入五環內。
長期以來,“唯快不破”被互聯網競技者視為真諦,如何在角逐過程中,持續推陳出新,同時擺脫對原有產品的路徑依賴獲取快速發展,同樣考量著企業的生存智慧。
趣頭條將80%的精力放在主產品上,其余20%則聚焦于創新業務的拓展和研發,創新團隊會形成賽馬機制,在重點試水領域中,先提出概念,再進行產品驗證,一旦被驗證模式可以跑通,便快速發力,最后實現商業化變現。
若新業務發展達到預期,需要更多人力和資源支持時,便會納入主產品中運營,比如現今的米讀。這種打法的好處是,公司建立了一套持續生產新產品的機制和能力,有助于快速復制第二個甚至第三個“趣頭條”。
熊貓在線 版權所有
客服1QQ:2728446336 客服2QQ:342369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