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耕文明的自然灰色、戰火蹂躪的血染紅色、工業發展的無奈黑色中走來,寶山區政府與社會各界花巨資壘土植樹、治理環境、修復生態,在推進國家濕地公園建設中正闊步邁向生態文明的綠色。而這一抹濱江臨海的綠色水土,可謂“稀世之寶”,因為黃金岸線沒有用于GDP的單純擴張,更因為公園建成后藏有眾多寶貝。
一寶
滾滾長江東逝水,裹挾上流泥沙一路奔騰至此,在福如東海長流水的頂托下,形成了最具原生態的濱江濕地,無疑是上海灘乃至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從滄海變成桑田的中間過渡環節的實證,是大上海陸域居民親近濕地、感悟滄海桑田變遷的好場所,為一寶。
二寶
濕地中的航海燈塔,其前身系明朝永樂皇帝下令建造的“土山烽堠”,朱棣御賜“聚寶成山”四字,寶山故此得名。“土山烽堠”系中國航海史上第一個燈塔雛形,促進了航海業大發展。而今聳立在這片濕地中的燈塔,無疑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寶山建設國際郵輪母港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為二寶。
三寶
公園內的礦坑花園濃縮了公園建造在鋼渣堆上的前世今生,精致的園林景觀和碧綠的水體勝如美麗的九寨溝,可惜碧綠水體中毫無生命跡象。這告訴著游客,景觀的美可以短時間花錢堆砌起來,但生態的美除了金錢更需漫長時間的凈化,警示當今的人們務必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刻不容緩,科普形式獨特,為三寶。
四寶
公園沿江區域200年一遇的防汛墻建設寓于主園路之中,有防汛功能之實而無防汛墻之形。如此安排,主園路把濕地保育區、合理利用區進行了自然分割。
同時,一來有利于公園景觀統一;二來有利于市民游客更好地走進濕地、感知濕地;三來主園路即防汛墻以外沿江區域,輔以河流水系、人工濕地、江邊拋石區直至原生態濕地依次展開,濕地護衛著防汛墻,是濕地對于城市防災、減災積極意義的實物型科普宣教展示。此類功效,炮臺灣當屬上海首創、全國獨有,為四寶。
五寶
公園內建有四個炮位,因其是公園制高點,平時市民游客可登高遠眺、賞景、觀鳥、聽濤聲,公園又將之稱為觀鳥臺。寶山曾連續多屆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公園的這種設計與安排,體現了“軍愛民、民擁軍”結出的軍地攜手共建濕地公園的碩果,為五寶。
六寶
無論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皆離不開這片濕地水域城市海拔測繪正負00基準點。早在清光緒三十二年吳淞海平面零點的測定,標志著中國第一個現代高程系的建立,是中國確立最早的高程基準面,為六寶。
七寶
公園內一塊重達4.05噸的南極石,是我國2010年5月第26次南極考察時,在中山站附近采集的石榴子石片麻巖礦石標本。這塊巨石歷經5億年南極特有氣候條件的雕飾,是我國跨向海洋大國、強國的見證,為七寶。
八寶
長江河口科技館是全國唯一專門介紹河口濕地的專業性場館,現成為上??萍拣^分館,為八寶。
九寶
歷經戰火蹂躪、環境臟亂的這片水土,現已成為當地市民美麗家園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榮獲改革開放30周年上海市建設成果銀獎,無疑是土壤、水質及環境衛生等治理的活標本,為九寶。
十寶
戰火硝煙散去后的天空依然那樣湛藍,曾經的焦土上植被郁郁蔥蔥鳥兒筑巢,曾退化了的濕地現今恢復保育良好,動植物群落豐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背后是寶山人民抗擊外敵、自強不息愛我中華生動體現,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基地,為十寶。
漫步炮臺灣濕地公園(上海五星級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美景目不暇接,令人流連忘返,其間深厚的人文底蘊耐人細細品味,“寶山寶山,山從何來、寶山有寶”,果真名不虛傳。
熊貓在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