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是2018年“雛鷹杯”的“主場”時間。在上海師范大學操場,全市近400名少先隊員參加2018年“雛鷹杯”——“紅領巾小健將”五項全能賽總決賽,通過籃球運球接力、摸石過河等五個項目,踐行“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我合作”。
在上??萍拣^,500多名科創小達人齊聚2018年“雛鷹杯”紅領巾科創達人挑戰賽暨第十六屆上海少科院小院士表彰儀式,他們用創作發明,試著讓世界變得更好。
“雛鷹杯”紅領巾科創達人挑戰賽
每個小發明都想把世界變得更好
如何在吹奏半音階口琴前進行暖琴?徐匯區園南小學胡雪暢研究發明了碳纖維磁力暖琴加熱器,想幫助世界各地的琴友解決暖琴問題。
如何吸食珍珠奶茶底部的珍珠?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的李開琪研究出了魔法珍珠奶茶吸管。
這些作品都出自“紅領巾創未來”——2018年“雛鷹杯”紅領巾科創達人挑戰賽。挑戰賽共收到全市16個區400余所中小學申報的作品近3000件,初評產生542件入圍孵化作品。通過數次的專題培訓和輔導,最終孵化出362件作品,并從中產生2018年“雛鷹杯”紅領巾科創達人挑戰賽一等獎60名,其中20名少先隊員在終審答辯中脫穎而出,同時授予第十六屆上海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的榮譽稱號。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六年級的孫睿寧是20名小院士之一。他制作的作品“一種能替老人講話的無線智能呼叫器”也是出自一位爺爺的請求。
在一場創新大賽上,一位老人在看過孫睿寧設計的毛巾烘干器作品后,向他尋求幫助。原來這名老人的老伴一直臥病在床,講話也困難,每次照顧她都不知她有什么需求。如何讓呼叫器“講話”成了孫睿寧認真思考的方向。
兩年的努力研究,孫睿寧終于帶來了第三代智能呼叫器,一個帶無線發射的按鍵機和一個播放器。按鍵機上有12個按鈕,對應的是吃飯、翻身、醫療等需求。若按下吃飯鍵,相連的語音就會發出“我肚子餓了,我想吃飯”,監護人就能知道需求。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參加頭腦奧林匹克,到小學四年級開始自己的創造發明之路,孫睿寧至今擁有了4件作品。“研究過程很有趣,而且當我看到它們的確可用,幫助了其他人時,特別有成就感。”
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需要呵護
“為了改變世界而學習”也正是表彰儀式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青年創業中心主任孫金云想告訴少先隊員們的。
他指出,一種來自孩子們最純粹的好奇心和創造力,需要各方細心呵護。“孩子的成長需要培養多元智力模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孩子的眼睛發亮的每一個瞬間,都有屬于他們的意義。”
據介紹,作為2018年“雛鷹杯”上海市少先隊課外活動大賽四項比賽之一,“紅領巾科創達人”挑戰賽活動由團市委、市教委、市少工委主辦。今年的挑戰賽分設四個競賽類目,分別是自然生物小實驗、智能設計小制作、航空航天小論文,還有包含生活小創造、社會小調查和科學小創想的綜合類。
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張永蓮院士、中國工程院戴尅戎院士為新產生的20名上海少年科學院小院士頒獎,并分別向有志于成為“科學家”的少先隊員們寄語。
團市委黨組織成員、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趙國強,上??萍拣^黨委副書記、副館長姚強共同點亮“科技啟明星”,引領更多的少先隊員從小學習創造,用科創的力量,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紅領巾小健將”五項全能賽
培養體育技能和合作能力
賽場起點,抱著籃球的小健將們一臉嚴肅,只聽得一聲令下,他們就像一架架“戰斗機”沖出起跑線,完成五項全能賽第一個項目——籃球運球接力。
今年“紅領巾小健將”五項全能賽由籃球運球接力、雙人跳繩、摸石過河、巨人腳步和沖刺跑五個項目組成,分別考察少先隊員們的體育技能、協調性、團隊合作能力等。每支隊伍6名隊員合作完成,另有2名為替補隊員。
經過層層選拔,各區47支隊伍近400名少先隊員參與了總決賽。今年參賽隊伍中還新增了社區街道代表隊,上海民辦尚德實驗學校此次就代表康橋鎮社區少工委“出戰”,并順利拿到小組第一,晉級決賽。
學校體育學科負責人吳懋懋說,來參賽的孩子都是“精兵強將”,負責沖刺跑的少先隊員還是學校60米跑的紀錄保持者。
隊員之一的張珺茗是班里的體育委員,她覺得自己在“摸石過河”項目表現得最好,“過河”所用的三塊磚放置距離很有講究,如何保持身體平衡需要練習,她花了五六周才練好這個項目,在比賽時追回不少時間。
五年級的張珺茗平時還喜歡跑步、羽毛球,周末有空就跟父母去騎行,“我很喜歡運動,這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最好方式。”
雖然參賽者都是學校的運動健將,但因為“紅領巾小健將”比賽的普及性與趣味性,如今學校掀起了運動熱潮。張珺茗說,作為體育委員的她已經在班里推廣起了雙人跳繩,全班都在鍛煉。
據悉,今年共有363支學校及社區街道代表隊參與到比賽中,覆蓋全市4000多名少先隊員,參賽人數較去年增加了1000多人。
從“燈光下”到“陽光下”
這一賽事于今年7月啟動,學校利用快樂活動日、每周一課時的少先隊活動等平臺,盤活學?,F有資源開展比賽,讓更多少先隊員感受到運動的趣味性,從“燈光下”走到“陽光下”。
總決賽由團市委、市體育局、市教委、市少工委、上師大主辦。市體育局副巡視員楊培剛,團市委黨組成員、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隊總輔導員趙國強等出席開幕式。奧運冠軍王勵勤也來到現場,與一師附小的少先隊員們共同完成了表演賽。
與去年相比,今年比賽項目和形式更完善,對賽制進行了精心策劃。根據上海小學生的體質特點和小學生年齡段身心發展規律,參照2017年雛鷹杯的賽事經驗與各參與隊伍反饋,由專業團隊進行賽制的優化設計,結合團隊拓展項目,涵蓋了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及柔韌等五項人體基本的身體素質。項目也經過了市少工委辦公室與體育教育領域專家充分論證。
熊貓在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