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8cqh2"><noscript id="8cqh2"></noscript></dd>
    1. <progress id="8cqh2"><pre id="8cqh2"></pre></progress>
      1. <rp id="8cqh2"><acronym id="8cqh2"><u id="8cqh2"></u></acronym></rp>
      2. <rp id="8cqh2"></rp>

            教育 >  > 正文

            城市中小河道整治課題調研

            2019-02-25 17:17:17  

            503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已成為當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上海是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城市,但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企業偷排、畜禽養殖、雨污混接、水系堵塞,上海的水質嚴重退化,超半數河湖已成為劣V類水體,城區中小河道整治迫在眉睫。

              【數據調研】

              通過資料查閱,我們以所在的虹口區為例,區域水資源豐富,河道總體呈現江河交匯、縱貫全境、自成體系的特點,水資源潛在的經濟、人文、景觀價值很高。根據2016年河湖公報數據,河湖總面積約0.98平方千米,其中河道共6條,包括5條市管河道(黃浦江、吳淞江-蘇州河、虹口港-俞涇浦-西泗塘、沙涇港-南泗塘、江灣市河(走馬塘虹口段)和1條區管河道(沽西浜),河道面積約0.88平方千米;除河道外,區內還有4個其他河湖(總面積約0.07平方千米)、22個小微水體(總面積約0.03平方千米)。

              【問題及分析】

              (一)水體現狀

              根據網上公布的水質監測報告,近年來虹口區內河水質欠佳,尤其北部江灣市河(走馬塘虹口段)約1.5千米、南泗塘約1.6千米,2015年被公眾評價黑臭河道。上述2條河道2016年1—11月溶解氧平均值單項指標不合格,其中江灣市河為1.33毫克/升,南泗塘為1.47毫克/升。(按照上海標準: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氨氮大于5毫克/升、透明度低于25厘米)。

              (二)產生原因

              造成河道黑臭的因素很多,包括沿河環境臟亂、企業污染偷排、畜禽養殖無序排污、雨污混接泵站放漿、河道水系不暢、以及船泊垃圾直排入河等。以虹口區為例,造成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一是水源引入地的水質量差,導致河道水質差;二是河道底泥污染較嚴重;三是河道沿線及整個虹口港水系受市政泵站混接污水和曲陽污水廠尾水影響;四是河道水生態系統喪失,缺乏自身凈化能力。

              (三)原因分析

              我們認為河道的整治,問題還在于政府對中小河道的監管上力度不夠,社會各界對河道整治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不夠。政府方面,由于河流管理岸線跨度長,監管盲區也多,治理難度大。社會層面,通過調研發現對河道整治的宣傳力度不夠,普通人的知曉率不高,也往往覺得河流治理與自身很遙遠,沒有主動關心和主動參與的意識。

              【整治成功案例】

              沽西浜河道全長304m,水域面積2500m2 ,途徑虹口區江灣鎮豐景灣名邸小區。作為虹口區首個河道綜合整治試點對象,“沽西浜”這條蜿蜒于居民區內的河道曾因水體不流動等因素,導致水色常年呈深褐色,觀感較差,給周邊居民健康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自2017年起,沽西浜整治圍繞“水上抓黑臭治理,岸上抓違建拆除”開展。一方面從外源截污,主要封堵了6個暗藏的雨水排污口,然后進行內源清淤。在內外源截斷的基礎上,采用太陽能推流曝氣系統給水體增氧,并通過種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投放魚類和底棲動物,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F今的“沽西浜”已成了一道風景線,河水清澈,依稀可見幾尾小魚,河畔種植了郁郁蔥蔥的植物,還有幾只鴨子在閑庭信步。

              【建議】

              河道治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共同創建干凈美好的水環境。

              一、對河道進行有效的監控和監測。參照道路上的監控系統,在河流沿線建立一套監控系統,對向河道排污、向河道亂扔垃圾等行為監控,約束不文明行為。同時對河道開展水質監測,運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做到水環境的精準治理。

              二、對河道加強日常養護和保潔。政府部門要加強日常河道設施養護和河道保潔,對水面漂浮棄物、水生植物和落葉的打撈清理。通過高科技手段建立水體的生態循環系統,保持河道整潔、美觀。

              三、發揮公眾參與和監督的作用。組織學生等各級群體,發揮志愿者作用,利用學習間隙,特別是上學放學途徑地及學校周邊河流岸線開展巡查,制止一些不文明現象,監督河流整治效果。通過愛水護水活動,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河道綜合整治的良好氛圍。

              (本文作者為:上外附中高一(2)班 李漢卿)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文章關鍵詞: 責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推薦圖片

            熱聞推薦

            娛樂

            熊貓在線網版權所有
             

            黄色片高潮

            <dd id="8cqh2"><noscript id="8cqh2"></noscript></dd>
            1. <progress id="8cqh2"><pre id="8cqh2"></pre></progress>
              1. <rp id="8cqh2"><acronym id="8cqh2"><u id="8cqh2"></u></acronym></rp>
              2. <rp id="8cqh2"></rp>